当前位置:网站首页>导购>正文

听说10-15万自主SUV性价比的天花板是它!

来源:车买买网时间:2017-09-04 10:25编辑:王家浩

  如果说宝骏是10万元内国产SUV性价比的天花板,那么10-15万区间这个天花板会是谁呢?当我看到这辆瑞风S7的时候,我第一反应觉得会是它!

  高性价比的表现之一:大!

  明明是中型SUV的尺寸却要说自己是紧凑型SUV,这么厚颜无耻,我喜欢。

  它看起来很大,秒杀一切10万元左右的紧凑型家轿;坐起来也很大,后排这个空间足以让你说出那句“老奶奶过马路都不扶就服你”;行李箱也很大,960L!绝对是“杀人放火绑架勒索”的好帮手。

  高性价比的表现之二:有档次的设计!

  你看这高原创度的外观,是不是很漂亮,不比东南的宾法、传祺的张帆差吧,虽然,有些人会觉得中网是来自雷家的,尾部是来自奥迪家的。

  你再来看这内饰,奔驰,妥妥的奔驰般的档次啊,连按键都安排在底部,这样的新颖设计就问你一句还有谁。而且,它不只是山寨样子,质感也做起来了,虽然离真正的档次还有一段距离,但在国产车里面算好的了。只不过,你看看这做工,嗯嗯,还是不太敢恭维,还在用了很多软性材质,起码日后产生异响的概率就降低了。

  高性价比的表现之三:高配置!

  堆配置一贯都是国产车的特长,在这台瑞风S7的中低配车型上你就能看到这些有意思的配置, 包括ESP、胎压监测、可遥控的四窗一键升降、双区自动空调、10.2英寸中控大屏、全息仪表盘、发动机启停等。当然,没有对比就没有高低,我也和同级卖得比较好的H6、GS4等车型对比过,瑞风S7的配置都会稍微比它们好一点点。至于那些什么自动刹车、盲区监测、车道偏离、抬头显示等高端配置仅顶配才有,噱头大于实际,我们就不聊了。

  嗯,配置是很丰富了,不过我们也知道,电器零件越多出错的可能性也就越高,相当考验这些电器零件的品质,这就是很多人会觉得国产车小问题多的原因之一。而瑞风S7毕竟还新,它的品质情况还是要寄望各位来告诉我了。

  以上三个点,是我刷各大论坛从各种车主口中得出的他们被打动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会说,这些都是它高性价比的表现,从这些表现中也可以看到,这款车确实在10-15万区间有着过人的性价比,只是要说天花板,恐怕还要一定的空间,最起码它的价钱不像宝骏510、560那样让对手不寒而栗。

  接下来,要和大家说一下主要的三大件了,尤其是这套自主研发的双离合变速箱,我是很期待的。

  三大件才是优势所在

  瑞风S7的1.5T+6速湿式双离合都是自主研发的,早在瑞风S5上就已经应用。这套1.5T发动机的硬件技术在自主品牌中称得上是一流的,除了采用进排气可变正时系统、缸内直喷技术等主流技术之外,其进、排气歧管设计均借鉴了国外先进发动机的集成式理念,可降低进气阻力和进气温度,从而提升燃效,并且把发动机做得更紧凑、更轻量化。

  在这些技术支持下,动力参数是目前自主品牌1.5T发动机中参数最好的,最大有174匹马力,扭矩也能去到251Nm,作为参考,神车思域的1.5T发动机马力为177匹。当然了,思域冠道能跑8s,S7虽然动力参数不差,但并不意味着它也能跑8s,还得看动力输出特性、变速箱的匹配等。弹射下实测这台车的百公里加速为10.8s,对于一台1.7吨的车来说,这个数字算是可观的了,而且关键是,它还比很多同级车要好。

  国内很多厂商能造发动机,但能造出好变速箱的并不多。江淮的这套6DCT也是向博格华纳采购双离合器模块,采购大陆集团的TCU硬件,然后对标大众6DSG(DQ250),自己编写软件程序,最终花了4年半时间生产出来。最早搭载在瑞风S5上,而到了瑞风S7的时候又经过了改进,如增加启停技术、自适应巡航、刹车辅助、变速箱经济模式选择等扩展能力。

  实际表现一般

  全力加速一脚油门下去,你能感受到它的涡轮迟滞,然后是突如其来的动力,接下一直就是不温不火的动力输出,加速过程换挡时机比较早,大概4000转就换挡,且每一次换挡后动力输出都会放缓一些,而且每一次的动力衔接都依然是很突兀。好吧,看来它并不适合激烈驾驶。

  如果换到日常驾驶模式,它的低速行驶还是蛮轻快的,这种轻快来自于多个方面,发动机更注重低扭输出、最大扭矩来得比较早、油门调校初段灵敏。而随后的加速表现,例如到了40-60km这个比较常用的区间,它就显得有些慵懒,突然的深踩油门,它还是很乐意降挡的,只不过还是迟缓、还是不温不火。如果这台车能够轻量化100多公斤,我觉得驾驶感受能提升很多,可惜,目前它不会考虑这个。

  和很多双离合变速箱一样,它在升挡时候的换挡是很快速的,这种快速也会让它更容易实现逻辑上的优化,不过与此同时,其它双离合变速箱有的低速顿挫的问题,它也有,堵车的时候还是会让人不太舒服。

  可见,虽然这套1.5T+6DCT技术上不差,但调校功力明显还是不太够,这里面原因很多,可能是技术还没到、也可能是工艺还没到,这都是需要时间去解决的问题。

  至于底盘和操控嘛,我在了解这款车的时候,发现对底盘的评价存在两种声音,一种是底盘扎实、支撑好、滤振好等,而另一种则是普通,普通的SUV调校,我不太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而我试驾之后,更加偏向于前者,但又不完全是前者。它的前段悬挂有些硬,这样能更好地支撑如此重的一台车,不过同时也带来了小震动明显的问题,而且我感觉它的滤振做得不怎么好,碎震比较多。而由于高重心、高重量的缘故,它的过弯极限还是比较低,比较大的弯还是会有侧倾大的问题,这点和很多SUV都是类似的。对了,还要吐槽一下它的方向盘,虚位太大了,哪怕是能够调节方向盘的阻尼,也换不回一点点操控感受。

  总结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这款车吧,它很大,同时也很重;它外观高原创,但内饰还是山寨;它配置很高,但价格不贵;它三大件技术不差,但表现只能算普通。如果把它放在同级国产车里面,它是值得考虑的一款车,但如果它想上升一个高度,恐怕有些难度。

发表我的评论

提交评论
0/500 字

网友评论

更多>> 专栏·评论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