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零部件>正文

芯片危机愈演愈烈 车企自救只能靠熬?

来源:爱卡汽车时间:2021-04-08 10:14作者:刘丹丹编辑:王厅

  福特北美工厂减产、蔚来停产5日、奔驰停产2周、丰田暂时关闭5座日本工厂、日产英国/西班牙工厂关闭……关注汽车产业的人都会发现,从去年年底至今,各车企停产工厂关闭的消息如一窝蜂般涌来。在这场“缺芯潮”中,几乎没有一家企业可以克服来自汽车芯片的影响。

  围绕着这场危机,主流舆论平台不乏地缘政治、国际封锁、供需不平等各类原因分析。但相比于此,爱卡汽车行业频道更关心的是,为什么不过硬币大小的芯片能轻易扼制汽车这个庞然大物的咽喉?经历过这场停工停产,汽车企业乃至市场又将如何避免类似困境再次出现?

  控制车身6大系列 芯片成汽车数字动力

  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芯片(又名集成电路)的出现揭开了信息革命的序幕,不过越伟大的发明往往越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在官方定义中,芯片一般被介绍为一种体积小巧、功能强大的微缩逻辑电路,但通俗来讲,芯片是控制电子设备运作的关键,比如想要手机按照我们的指令播放音乐、从网上保存照片、发送微信等都需要芯片在后台出力,按照接收到的指令指挥“手机”工作,最终完成我们的需求。

  不只是手机,可以说我们生活中用到的任何一样电子设备都需要芯片,汽车也是如此。这个重达上吨的庞然大物中,芯片广泛应用于汽车动力系统、车身控制系统、安全控制系统、行驶控制系统、汽车信息系统等6大方面,关系到发动机、电动车窗、GPS导航、空调、仪表板、底盘控制等几乎车身上的所有原件。

  同时,汽车芯片又分为用作计算的主动芯片,比如MCU芯片/SoC芯片;为控制器提供支持的被动芯片,比如各种电容电阻等。以主动芯片为例,MCU芯片被应用于ECU,即我们常说的行车电脑,也是现在汽车运用最多、受影响最严重的芯片;SoC芯片则被应用于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由于智能汽车发展还处初期,车内应用较少。

  从这些来看,芯片的存在可以说是直接关乎了一辆车能否正常使用,上到发动机起动下到导航定位,如果离开了这枚小小的芯片,那么整台车无异于失去了“灵魂”。

  疫情影响市场预测 天灾加剧产能不足

  从去年年底开始,有不少汽车企业先后芯片告急,甚至出现停工停产事件。再加上此前因为中美关系紧张而出现的芯片制裁事件,汽车芯片日益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关于芯片的各类消息甚嚣尘上,甚至不乏有声音称当下芯片危机出现依旧是由“卡脖子问题”及国际关系导致,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次的“锅”并不能由国际形势来背。

  汽车芯片的制造是一项极其精密而有复杂的工作,有业内人士告诉爱卡汽车行业频道,一枚芯片从生产到测试再到交付至少需要6个月时间,这也就意味着今年1月份交付的芯片,大都是去年6月下的订单。而在2020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汽车整体产销都受到影响,一位来自汽车产业链的相关人士表示,疫情的因素使车企无法准确判断未来6个月的市场表现,因此大部分车企下的芯片订单都相对保守。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虽然国外疫情并未得到控制,但各国疫苗相继投入使用,经济也逐步恢复来过来。而中国更是早在去年上半年就逐步控制住了疫情,从下半年开始汽车产销迅速恢复,全年零售辆同比仅微降3.4%。汽车市场购买力依旧在,但芯片订单极大减少,芯片的供需不平衡自然出现。

  即便是动作迅速的车企在去年下半年试图增加订单时,芯片制造商能分给汽车芯片的产能也所剩无几。来自中金公司的数据显示,负责全球70%汽车MCU芯片生产的台积电在2020年汽车芯片代工收入仅占全年总营收的3%。而疫情之下,居家办公/学习成为新趋势,消费电子的市场需求进一步增加,芯片制造商们显然将优先满足利润更高的智能手机巨头的订单需求。

  事实上,除了这个原因外,自然灾害以及意外事件也是造成芯片短缺的元凶。自今年2月以来,美国德州断电、日本瑞萨电子工厂火灾、日本地震等意外事件不断发生,均对芯片原材料及生产环节造成了影响。多重因素之下,一场全球范围内的芯片危机愈演愈烈。

  充分挖掘现有产能 危机或仍持续超半年

  为了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芯片危机,无论是车企还是芯片供应商在过去的几个月里都在积极自救。

  英特尔公司(Intel Corp)新任首席执行官Pat Gelsinger在本周二接受采访时表示,英特尔将投资200亿美元在美国亚利桑那州(Arizona)新建两个制造厂,此外还将对爱尔兰基尔代尔郡(Kildare)的现有工厂进行大规模扩建;2月11日,包括英特尔、高通、美光和AMD等在内的一批芯片企业致信本国政府,要求其提供资金、资助半导体产业的发展;1月28日,三星电子在电话会议中透露称,或有意并购汽车半导体公司。

  在这些芯片巨头之外,不少车企也纷纷下场布局汽车芯片业务。据了解,上汽集团、比亚迪、长城等车企也先后与半导体厂商成立合资公司等。同时,为了减少财物损失,一位汽车主机厂工作人员告诉爱卡汽车,部分汽车制造商如大众汽车、戴姆勒等已经调整了生产策略,优先生产利润率较高的车型;也有部分企业比如吉利,按照原计划生产,等芯片到货后再进行装配。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无论企业们如何布局,这场由上游供应商产能不足、原材料短缺造成的芯片危机短期内依旧无法解决。德国大陆集团表示:“半导体厂商已经开始着手扩大产能来应对突然增加的供给需求,但考虑到半导体行业正常的交付时间,目前供应短缺的情况将在6~9个月的时间内改善。因此预计到2021年供应形势依然严峻。”

  地平线首席生态官徐建在接受爱卡采访时也谈到了芯片短缺问题,在徐建看来,想要解决芯片短缺问题,一方面要从整个芯片供应链上加大开放力度,促成更多的国际层面的合作,另一方面则需要中国自己在芯片产业上有更多布局,进驻更多芯片产业链玩家。

  事实上,国家相关部门也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在3月24日召开的汽车芯片供应问题研讨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近期汽车芯片供应短缺既是全球共性问题,也反映出我国自主供给能力不足的深层次矛盾。辛国斌指出,我国要着眼当前供应问题,加强各方协同联动,实现信息互通共享,充分挖掘存量芯片和现有产能资源潜力,优化车型排产计划,努力保障产业平稳健康运行。

  写在最后:就目前来看,由于多重因素的影响,这场世界范围内的芯片危机最终或许只能依靠时间来解决。不过,凡事都具有双面性,虽然短期供应受影响,但对于库存指数高的企业来说也是一个消化库存的好机会。此外,经此一事,国内必将更加注重芯片产业,中国自主芯片技术或将获得更多资源,迎来新的发展也未可知。

发表我的评论

提交评论
0/500 字

网友评论

更多>> 专栏·评论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