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行业>正文

“退市车型”售后:小众新能源品牌更需保障

来源:财经网时间:2023-10-10 08:42作者:彭林丽编辑:王雨

  车企倒闭,不免给消费者带来较多“后遗症”。

  目前,中国车市竞争日趋白热化,淘汰潮也在接踵而至。瑞银中国此前发布研报称,中国目前大概有148个汽车品牌,其中114个是本土品牌,34个是外国品牌。到2030年,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将缩减至十几家及以上。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质量担保部主任贺兴此前在“中国健康汽车研究计划”交流研讨会上表示,车企的倒闭为消费者带来的影响要比4S店的倒闭大得多。

  部分车主维修保养难度大

  在车企不断出清的过程中,消费者维修保养“无门”的事件只会愈加频发。

  中国消费者协会网站发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汽车投诉情况专题报告》显示,一些新能源汽车厂家由于经营不善面临退市问题,相关车辆的定期保养、售后维修以及原厂零配件服务等难以继续提供,车辆使用安全堪忧。

  按照国家《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的规定,在汽车退市之后,厂家仍然要确保10年的零部件供应,车企在破产退市之前有义务对已售车辆的后续维保工作进行妥善处理。

  例如,在萨博和欧宝汽车退出中国市场后,通用接手了其售后服务;当西雅特品牌停止在中国销售业务后,售后由大众汽车接手;讴歌退出后,广汽本田提供后续服务等等。可以看出,那些背靠大型企业集团的车企,即使退市,集团也会指定其他品牌处理相关后续事宜。

  但在现实中,当品牌以及经销商在生死边缘徘徊,规定和要求也就很难再约束其行为。2020年8月,全国约200名猎豹汽车授权经销商曾联合发布声明,称因猎豹汽车停产、停止零部件供应,无法为消费者提供免费售后维保和质保服务。

  2022年5月份,山东省汽车流通协会将宝能观致汽车直接列入消费黑名单,并警示消费者谨慎购买,因为多位车主投诉观致汽车多家直营店停业,售后服务无法兑现。

  广汽菲克、广汽讴歌、雷诺退出中国后,虽有母公司接盘售后问题,但是服务过程也有些曲折。

  小众新能源品牌更需保障

  新能源汽车售后问题更为突出,尤其是较小众的“新势力”品牌。

  原因在于,新能源汽车由于涉及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修理新能源汽车智能硬件和软件程序的人才十分有限,维修难度大、成本高。

  例如,特斯拉采用一体化压铸以及更轻的铝质车身,翼子板、保险杠等钣金件很难修复,碰撞后大概率需要换新,使得维修费用大增;一些品牌的部分新能源车型则采用了车身电池一体化新技术,从而降低电池组封装的厚度,增加了车辆空间,提升了车身刚度,但底盘一旦受到撞击,将会撞坏电池,维修起来非常麻烦,往往需要更换整个零部件,甚至需要电池供应商参与。

  据新华社报道,数据机构We Predict发布的报告显示,通过对2016年至2021年间约1900万辆汽车的服务和维修研究发现,目前电动车的维修成本为燃油车的1.6倍至2.3倍。

  今年2月,上海青浦区消保委也向消费者发布谨慎购买威马汽车的提示,称该公司存在经营异常,门店关停、无法提供汽车配件、售后服务停滞、人工客服缺位等问题。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由于新能源汽车整个后市场的发展并不是特别完善,车辆主要零配件都集中在主机厂手里,其对于配件、工时的定价掌握主导权。目前电动汽车的售后服务并不是很完善,部分车企为了降低制造成本和过度智能化,将车辆高昂的维修成本转嫁给消费者承担。

  相关措施已陆续出台

  如何保障这部分消费者的权益成为了整个行业的新课题。

  相关部门已出台相应政策措施,保护汽车消费者权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国家汽车三包)明确了生产者、销售者及修理者在三包期的责任和义务。比如第十一条,生产者应当积极配合销售者、修理者履行其义务,不得故意拖延或者无正当理由拒绝销售者、修理者按照本规定提出的协助、追偿等事项。

  商务部《汽车销售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第二款也规定,供应商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停产或者停止销售的车型,并保证其后至少10年的配件供应以及相应的售后服务。

  第二十三条规定供应商发生变更时,应当妥善处理相关事宜,确保经销商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经销商不再经营供应商产品的,应当将客户、车辆资料和维修历史记录在授权合同终止后30日内移交给供应商,不得实施有损于供应商品牌形象的行为;家用汽车产品经销商不再经营供应商产品时,应当及时通知消费者,在供应商的配合下变更承担“三包”责任的经销商。供应商、承担“三包”责任的经销商应当保证为消费者继续提供相应的售后服务。

  由此可见,无论是三包时期还是购买之后的十年时间,相关法规都对车企及门店有着明确的要求,消费者的相关权益是受到保护的。

  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律师韩骁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车企本身具有维护其汽车品牌及客户群体利益的职责与义务,车主作为消费者,可以直接向车企提出相关诉求;另外,车主也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拨打12315投诉电话,向当地的市场监督部门咨询、举报、投诉、请求调解,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另外,消费者们还可以选择保险。2021年底,新能源汽车专属保险正式上线。上海保险交易所还正式上线了新能源车险交易平台,并首批挂牌12家财险公司的新能源汽车专属保险产品,车主可以通过各大平台在线投保。

  综合自:商务部官网、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新华社、中国新闻周刊、第一财经等

发表我的评论

提交评论
0/500 字

网友评论

更多>> 专栏·评论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