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车讯 苹果造车倒计时/智己完成注册
智己完成注册/上汽奥迪渠道敲定
▼智己汽车完成公司注册 打造新股权结构
12月25日,爱卡汽车获悉,由上汽集团、张江高科、阿里巴巴集团联合打造的智己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于今日在浦东新区完成注册。智己汽车打造全新的股权结构,全球首创“ESOP+CSOP”持股平台,从股权结构上构建起核心员工与用户的“双轮驱动”,全面推动用户型企业的创新建设。
据了解,智己汽车注册资本100亿元。其中,上汽集团出资54亿元,持有54%的股权;张江高科与阿里巴巴各出资18亿元,分别持有18%股权。另外10%股权将划分为5.1%的ESOP(核心员工持股平台),以及4.9%的CSOP(用户权益平台)。
智己汽车的董事会也在今天正式成立,上汽集团总裁王晓秋担任公司董事长,上汽集团副总裁、总工程师祖似杰,上汽集团副总裁、乘用车公司总经理杨晓东,张江高科董事长刘樱,以及阿里达摩院院长张建锋分别担任公司的董事。
智己汽车在创始之初,就致力于全面重构AI时代用户和企业的关系,重新定义属于未来的用户企业形态。因此,智己汽车的股权架构与以往企业完全不同。智己汽车的股东构成,除前期披露的上汽集团、张江高科、阿里巴巴集团、以及员工持股平台ESOP之外,还全球首创专为“伟大的用户”打造的突破性数字权益平台CSOP。
在CSOP平台上,用户将不断通过数据驱动产品和品牌的优化和迭代,智己汽车也将应用包括区块链在内的一系列前沿科技,以数字权益的形式确认用户贡献的数据价值。未来的智己车主不仅拥有深度智能化产品和服务体验,更将成为智己汽车的数据共生伙伴,共同分享企业成长的价值。
▼上汽奥迪最近进展:销售及服务模式敲定
12月23日,爱卡汽车从奥迪(中国)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官方获悉,奥迪、中国一汽、上汽集团就未来销售及服务模式达成共识:未来,上汽奥迪将构建创新商业模式,其产品将由现有奥迪投资人网络布局销售,售后服务依托奥迪现有网络展开。另外,上汽奥迪首款产品将于2022年初正式上市。
2016年11月11日,上汽集团与大众汽车集团公司在德国狼堡签署《在中国制造和销售奥迪品牌产品,销售奥迪品牌进口汽车,并提供相关移动服务的合作框架协议》谅解备忘录,如今已过去4年时间。在此期间,奥迪、中国一汽、上汽集团三方经历了CADA奥迪经销商联会的成立以及《三亚声明》的发布,还有奥迪从大众集团手中认购了1%的上汽大众股份。
今年6月份,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在公司2019年度股东大会上表示,上汽奥迪正在推进过程中,具体操作方案的制定已接近尾声,很快就会进入实施阶段。如今,上汽奥迪的销售及服务方案终于尘埃落定。值得一提的是,上汽奥迪全国合作伙伴招募活动将在现有奥迪投资人网络内开启,并非直接采用一汽-大众奥迪现有的经销商网络,而是在这些投资人内进行筛选,由其中的一部分建立新的网络。
奥迪中国总裁安世豪(Werner Eichhorn)表示:“我非常高兴我们能就至关重要的商业决策达成共识。强有力的本土合作伙伴是奥迪在华成功的重要基石。凭借全新的销售布局,我们为奥迪在其全球最重要市场打造下一个‘黄金十年’提供了共赢的解决方案。”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邱现东表示:“作为中国汽车行业合资合作的典范,中国一汽和德国奥迪共同创造了无数个第一和先河,此次合作伙伴关系的全面升级,标志着双方在新合资时代的‘全领域合作’与‘全价值链共创’进入全新阶段。”
上汽集团总裁王晓秋表示:“我们将携手奥迪品牌,以面向未来的创新理念,为中国客户带来‘在中国,为中国’的奥迪产品和服务,与合作伙伴共享机遇、共赢发展,共同成为奥迪全新征程的践行者和开创者。”
根据此前的报道,上汽奥迪首款产品为A7L,将落户上汽大众安亭三厂,规划年产能为6万辆。今年9月份,网络上传出上汽奥迪A7(参数|询价)L的白车身图片。按照目前的规划,该车将于2022年初正式上市。也就是说在2021年,我们有望迎来上汽奥迪A7L的正式亮相。除此之外,上汽奥迪还将投产一款A+级SUVe、一款B级SUV以及一款中大型(C级)SUV。
▼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发展再获政策利好
12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全面介绍了中国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安全新战略,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发生的重大变革,能源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并介绍了中国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携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和行动。
白皮书在介绍新时代中国能源发展的历史性成就时提到,中国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发生重大变革,其中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2019年新增量和保有量分别达120万辆和380万辆,均占全球总量一半以上。截至2019年底,全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达120万处,建成世界最大规模充电网络,有效促进了交通领域能效提高和能源消费结构优化。
白皮书指出,要建设多元化的清洁能源供应体系,抓住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机遇,在能源领域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面向重大共性关键技术,部署开展新能源汽车、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技术等方面研究。要加速发展绿氢制取、储运和应用等氢能产业链技术装备,促进氢能燃料电池技术链、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发展。
▼10年产值500亿元 青岛发布氢能产业规划
近日,爱卡汽车获悉,《青岛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0-2030)》(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规划》提出要在未来10年完善氢能产业链体系,打造国内重要的氢能产业基地,将青岛打造成国际知名的氢能城市。
具体来看,《规划》提出到2030年,建成加氢站50座以上;投入运营30条以上氢燃料电池汽车公交专线,累计推广燃料电池汽车达到8000辆;建成燃料电池轨道列车线2条以上;氢气年消费量超过3亿标准立方,培育超过20家规模以上氢能相关企业,5家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亿元的氢能相关企业,氢能产业年产值达到500亿元。
不只是青岛,伴随着氢能源不断得到重视,仅在最近2个月内,国内多地推出了支持氢燃料发展的法规和方案。其中,广东省发布的《广东省广东省加快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则将从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支持氢燃料电池技术创新、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规模化应用等六个层面入手,进一步推广以氢燃料电池为动力来源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了《北京市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要在2023年前,培育3-5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龙头企业,力争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3000辆、建成加氢站37座,氢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累计产值突破85亿元。

京公网安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