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评测>正文

试驾全新一代高尔夫敞篷车 逐风青年

来源:汽车之友时间:2012-09-18 13:41作者:周志华编辑:金爽

  高尔夫是大众汽车最为重要的一个型谱,在发展了30多年之后,这个家族日益发展壮大。随着高尔夫R、高尔夫旅行车还有CrossGolf之后,全新一代高尔夫敞篷车也来到了中国。

  事实上,高尔夫敞篷车从第一代高尔夫诞生以来就已经存在,它和高尔夫旅行车一样伴随着高尔夫家族走过了最近的30多年。在2011年日内瓦首次亮相之时,我们就看到这款双门四座敞篷车依然采用软顶设计,没有随大流地顺应近年来的硬顶之风。当时上一代高尔夫敞篷车已经停产9年。事实上,从第一代高尔夫敞篷轿车问世以来,全球已经有68.4万车主选择了这款车型。

  在最初的敞篷车元素上注入现代元素

  与以往的高尔夫敞篷车一样,它的基本轮廓来源于最新一代的高尔夫掀背车,内饰的设计与工艺水平也是如出一辙。不同的地方也很明显,前脸双大灯还增加了由15个LED组成的日间行车灯。至于尾部,它除了具有高尔夫掀背车所没有的烟熏效果之外,还与高尔夫R和GTI一样拥有LED后灯。

  更加低平的挡风玻璃、视觉上很短的行李厢以及融入到这些风格线条中的软顶。这是高尔夫敞篷车的吸引眼球的主要看点。当车顶关闭时,“虚拟”C柱和行李厢周围的造型线条依稀有着第一代Golf敞篷的影子。这个细节可以看出欧洲品牌在血统方面的谨慎。

  电动软顶仅需10秒左右完成开启

  虽然目前国内的同级别敞篷车市场并非一片空白,但是30万可选择的车型并不算丰富,它们的顶篷形式各有特色。例如大众早先推出的EOS,采用5段式的硬顶布置。如今出现在我们面前的高尔夫敞篷车采用的是最为简单也是最为经典的软顶敞篷模式,当然,不再是早期的手动控制,而是一键控制的全自动开关。

  这套敞篷系统由一个连动装置、车顶内衬、覆盖整个车顶的隔音填充层和外盖组成,当它的软顶进行收纳时,前顶弓的上表面覆盖储存箱的顶面,不需要额外的覆盖物。这样设计的结果是,标配的全自动电动液压顶篷打开(10秒以内)和关闭(11.0秒)更快。此外,顶篷也无需深深嵌入行李厢,使其容积达到250升。为确保良好的后视视线,顶篷的可加热后玻璃窗对于敞篷车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设计,这一装备也是从1980年的第一代高尔夫敞篷开始配置。

  高尔夫敞篷的顶篷通过位于中控台上的中央开关操控,汽车在不超过3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时也能打开或关闭车顶。系统通过两个开关感知顶篷是否完全打开或关闭,并通过多功能显示屏通知驾驶者。对于车内的静音效果大众的工程师下了不少功夫,因此他们对此也足够自信,在千岛湖畔的试车过程为我们准备好了风速以及噪音测试仪。

  身手灵活而功能有限

  采用高尔夫6代的前驱平台,这款敞篷车沿用了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底盘设定。最大的不同是1.4T发动机,它与国产的高尔夫只是排量一致,在增压方面采用了机械与涡轮相结合的形式,综合了两种增压方式的优点。在路试过程确实也能感觉得到它在低转速区间的提速效果更为顺畅。如果非要给它挑一个弱点出来的话,那就是造价偏高。它与7速DSG变速器相匹配,在转速1500至4500转区间内可以持续输出240Nm的最大扭矩,百公里提速只要8.4秒。当然,这在敞篷车里面不算什么出彩的数据,如果对这方面有所欲求的话,可以期待装备2.0发动机的GTI版本敞篷车。

  在各种路段结合的试车过程,这款普通版本的敞篷车给我一个身手灵活的整体印象。各种狭窄路段以及为配合摄影而频繁做出掉头动作时,根本不用顾忌太多,敞开的顶篷也提供了极佳的全方位视野,减震系统对于粗糙路面的过滤效果也还不错。在顶篷完全收起之后,路面噪音还是无法与普通硬顶车型相媲美,当然,这样的车买回家应该半数以上时间还是要处于敞篷状态的,否则就失去了它的存在意义。虽然是四座布置,但是真的不要计划带着3个朋友一块外出兜风,否则有会失去两个朋友的风险。

  在售价公布之后,我们发现它与其它几个高尔夫家族的进口车一样选择在了30多万的区间,可谓是大众品牌的小众车。巧妙的是,它恰好介于宝马与标致等国内现有小型敞篷车的定价之间。

发表我的评论

提交评论
0/500 字

网友评论

原创试驾

    关注该车系的还关注了

    该品牌的其他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