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用车>正文

买不起 美国电动汽车需求放缓的主因?

来源:车市睿见时间:2023-11-20 09:20作者:郑莉编辑:王雨

  车市睿见在《欧美电动汽车需求疲软,电动化脚步放缓》一文指出,欧美电动汽车行业正步入需求疲软、转型放缓的困境。而标普全球移动的一项调查显示了消费者需求疲软的原因。标普全球移动认为,尽管电动汽车的平均价格越来越趋近燃油车,但负担能力不足仍然是消费者不愿接受电动汽车的主要原因。

  标普全球移动对全球7500名消费者的调查显示,近一半(48%)的受访者认为电动汽车价格过高,虽然他们了解大多数电动汽车本质上都有价格溢价。是否负担得起是电动汽车潜在买家最在意的事项,该现象并非美国市场独有。负担能力不足影响着全世界的消费者,甚至在电动汽车已经获得重大市场份额的地区也是如此。

  标普全球移动高级技术研究分析师Yanina Mills表示:价格(高)仍然是(购买)电动汽车的最大障碍。他指出,在过去的两年里,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的“热情”明显降温,这种态度的起伏表征着电动汽车市场仍是一个不成熟的细分市场。

  价格一向是大多数消费者购车决策的重要考量指征。麦肯锡《2023中国汽车消费者洞察》报告指出:虽然中国消费者期望车辆升级,但随着质优价廉的高性价比车型不断推陈出新,倾向降低再购预算的客群占比显著高于以往。谁不喜欢“质优价廉”的产品呢?

  虽然电动汽车市场可选择车型不断增加、车辆续航里程不断提高、消费者对税收抵免和补贴政策的认识也有所提高,但只有不到一半的受访者认为电动汽车技术已经准备好进入大众市场。标普全球移动调查发现,对于再购车辆,42%的受访者会考虑购买电动汽车,62%的受访者还在等待技术改进。

  拉长时间线会发现,消费者对购买电动汽车的态度发生波动。2019年,受制于电动汽车可选择车型范围限制,以及豪华车型占据主导地位,当时只有58%的受访者愿意购买电动汽车;2021年,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接受度急剧上升,购买意愿飙升,全球86%的受访者对购买电动汽车持开放态度,这可能与福特、现代、大众等大量主流车型入市,补贴政策的推动,以及未来禁止销售内燃机的立法等有关。

资料来源:S&P Global Mobility,图表制作:车市睿见

  但到了2023年,只有67%的受访者愿意购买电动汽车,与2021年相比下降了19个百分点。对此,标普全球移动互联汽车和车辆体验主管Brian Rhodes认为,利率上升和库存短缺是主要原因。另外,美国税收抵免政策的变化、媒体对充电网络可靠性不足的宣扬等也促进了消费者对电动汽车购买意愿的“降温”。

  除了“买不起”,充电问题是阻碍消费者选择电动汽车的次要原因。调查发现,约46%的受访者担心充电时间过长,44%的受访者担心充电设施不完善。

  虽然消费者明白,充电与加油站加油的体验不同,但他们最多愿意花费半小时到一个小时时间来充电。中国、印度和巴西的消费者对换电补能方式感兴趣,超过75%的全球受访者愿意花费30分钟更换电池,可接受的平均价格为16美元。

  对于在家充电,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吃香”。调查发现,42%的受访者主要在家为电动汽车充电,51%的电动汽车车主在家里安装了充电器。事实证明,车主会选择各种各样的场所给车辆充电,包括街道、高速公路和工作场所。电动汽车车主希望能实现在路上的快速充电,但对在家充电并没有太多时间要求。

  越高的续航里程会越受消费者青睐吗?答案并非如此。大多数受访者愿意接受300英里左右的续航里程。只有29%的受访者更青睐300英里以上续航里程。所以,当前的电动汽车续航能力已经基本满足消费者需求。

  另外,过去几年虽然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的意愿忽高忽低,但他们的购买理由一直不变。购买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的三个主要原因是燃油节约(69%)、环境效益(56%)和性能/驾驶体验(31%)。

  激发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购买热情,还需要扫清多个障碍。充电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快充技术的广泛应用,下一次技术进步的实现等等,但最重要的是,可负担的价格。

发表我的评论

提交评论
0/500 字

网友评论

更多>> 专栏·评论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