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行业>正文

118台首发车将登陆北京车展 展览20日开幕

来源:北京日报时间:2014-04-10 13:25编辑:王立银

  另一方面,则是大批车企一轮接着一轮的产能扩张潮。上海通用、等合资车企的扩能速度要快于竞争对手,更是快于自主品牌车企,它们将产能不断向中西部地区延伸。根据上海通用的计划,到2015年汽车产能将达到每年500万辆。

  然而,事实上,近年来全球汽车业除了美国和新兴市场之外,发展前景并不乐观。国内市场需求一旦萎缩,将面临严重的产能压力,交通拥堵、雾霾等末端影响也将加剧。

  “我认为存在结构性过剩问题。”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在论坛一开始便抛出了观点。他说,不存在产能过剩,我国千人拥有量现在是70多辆,和国际平均水平差近一倍。

  话音一落,坐在旁边的东风汽车总经理朱福寿也表示,目前中国汽车行业的产能利用率约为84%,是可接受范围。不过这十几年的发展,已经超出了预期,能源、雾霾、交通等问题整体把产能过剩问题放大了。

  记者注意到,在经济整体下行压力加大的前提下,我国钢铁、水泥等行业已经出现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而汽车产业已有一定的过剩压力。市场预测2016年左右整个汽车产业很可能出现产能过剩,需加以警惕。

  “结构性过剩要依靠市场解决。”徐和谊说,目前还只是把眼界放在国内市场,并没有将国际市场纳入进来。2020年之前,产销量至少要有10%-20%走向国际市场,未来还会有更大比例,突破30%“走出去”。

  徐和谊表示,看好一个市场,先做足做够,再考虑“走出去”。“国际市场看上去很美好,其实风险很大。”

  车企疯狂跑马圈地的背后,却是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六连降的尴尬。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2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50.37万辆,环比下降28.99%,市场占有率比去年同期下降4.60%,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已连续6个月出现下降。

  朱福寿表示,中国汽车业自主品牌影响力远远不够,更谈不上规模。或许再过几十年,通过市场自行消化,有部分品牌会被淘汰。

  不断攀升的汽车销量,以及汽车市场在全球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面前,我国汽车业在由大转强的道路上始终难有突破。“企业强而品牌弱”、“制造强而研发弱”、“引进强而出口弱”。或许,唯“规模论”的刹车该踩了。

发表我的评论

提交评论
0/500 字

网友评论

更多>> 专栏·评论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