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行业>正文

成飞集成:汽模主业与新能源共进

来源:全景网时间:2012-08-09 09:44作者:陈美 罗辑编辑:陈涛

  神秘的歼10战机,精密的飞机零部件,这就是成飞集成承接中航集团在军品上的业务。创立于2000年12月的成飞集团,在短短12年间,依托中航工业成飞的先进航空制造技术逐步发展为国内汽车覆盖件模具生产的重点骨干企业。12年,是成飞集成的岁数,但它秉承的却是中航工业成飞建立以来50年都未曾变改的军工要求。

  作为成飞集成的传统业务汽车模具业务2011年实现收入2亿元,车身零部件收入达到1.3亿元。从军工背景的民营企业一路走来,成飞集成上市5年保证了汽车模具、零部件两大业务的平稳增长。

  整车模具技术全国领先

  汽车模具一直是公司的亮点。对此,成飞集成董事长程福波十分自豪地向记者表示:“目前公司的整车模具技术在全国领先,而国内能生产整车覆盖件的企业并不多。”

  2009年,作为国内汽车模具的老大哥,成飞集成开始了技术与资源优势的融合。其与本土汽车制造企业奇瑞旗下的瑞鹄汽车模具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新设公司,进一步扩大汽车模具业务。2011年年报显示,成飞集成汽车模具四期技术改造项目基本完成,子公司成飞集成瑞鹄也建成投产并开始盈利。募投项目实施后,公司汽车配套产品的产能大大提高,模具收入从2007年的1个亿增加到2011年的2个亿,整整翻了一番。

  对此,程福波表示:“我们与奇瑞公司的合作非常成功,此举一方面以资本为纽带,与奇瑞汽车形成了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战略合作关系;另一方面,使得公司业务从单一的汽车模具向下游业务汽车零部件制造延伸,优化了产品结构,为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奠定了基础。未来,我们希望把与奇瑞汽车的这种合作模式复制到其他领域。同时,与国内市场相比,我们发现国外几百辆车中,难有相同的车型和颜色,可见国外汽车个性化特征十分明显,而国内汽车同质化现象十分明显,因此汽车个性化是国内汽车模具未来发展的重点,也是盈利再创新高的关键。”

  与汽车模具紧密相连的是成飞集成零部件业务的逆势增长。今年上半年在汽车销售不佳的背景下,有媒体报道上游汽车零部件行业也寒意阵阵。而公司作为行业老大,程福波告诉记者:“上半年公司的零部件业务并没有受到明显的冲击,相反很多国际汽车生产企业还主动上门,要求我们生产相关产品。目前成飞集成累积的订单已经达到历史上最高水平。”

  尽管成飞集成目前是一家民营企业,但其数控加工业务却是真真实实的军品业务。程福波告诉记者:“公司数控机床业务承接大股东成飞集团外协加工任务,主要为集团生产歼10、枭龙战斗机的零部件。目前就整个上市公司整体而言,军品业务占到整个业绩的三分之一,而且依靠大股东成飞集团,公司的军品业务仍将稳定增长。”

  上市5年营收翻6倍

  在成飞集成董事长程福波的眼中,目前成飞集成旗下的业务已十分清晰。而对于当初成飞集成的上市之路,程福波则表示:“这是集团资本化运作的结果。”

  程福波告诉记者:“由于成飞集成自身业绩的不俗,以及有过硬的技术实力,上市进展十分顺利。”

  上市之后,成飞集成充分利用募集资金扩大产能。公司2007年汽车模具的销售额是1个亿,而2011年该业务已经达到2个亿,四年内增长2倍;同样,零部件业务2011年的销售额也达到1.3亿元,实现了跨越式增长。

  在程福波的眼中,只要成飞集成能够实现业绩的平稳增长,就是对股民负责。而在成飞集成上市的四年里,公司做到了这一点。

  当然,成飞集成并没有停下脚步。2010年,公司启动非公开发行股票项目,并于2011年6月成功募集资金10.2亿元,增资控股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建设发展锂离子动力电池产品,公司开始向新能源产业转型。

  如何评价成飞集成上市5年来的发展?程福波用一串数字来告诉记者:“上市前公司营业收入1.74亿,IPO投资后到2010年(再融资前)营业收入达到3个亿,翻了一番;再融资后的第一年(2011年),营业收入达到6个多亿,又翻了一番。由于新投资项目尚处于投建期,利润增长没有收入那么快,但与上市前比,利润增幅也达到了112%。而根据锂电池项目的规划,达产后营业收入将达到40亿,年均净利润将超过3个亿”。“上市在某种意义上让成飞集成有了更高的知名度。现在,在国际市场上,一线汽车品牌如奥迪、通用等都主动邀请我们参与一些订单。除此之外,在公司治理上,成飞集成的管理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为今后实现跨越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程福波说道。

  ·对话老总

  成飞集成董事长程福波:我们已对锂电业务爆发做足准备

  记者:2011年7月,成飞集成正式迈入锂电池行业。现在市场十分关心公司的锂电池业务,能简单谈谈吗?

  程福波:对于锂电业务而言,新厂房的建设、锂电产品的研发均意味着固定成本的升高,而销售收入的增长却相对缓慢,因此目前锂电池项目还处于培育期,技术研发仍是关键,不过整个项目的募投进度在预期计划中。

  记者:当时,公司为什么会选择进军锂电池行业?

  程福波:当时我们对整个锂电池行业进行了全面的调查,认为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锂电池业务具有广泛的前景,并且备受政策扶持。

  国家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更加确定了我们的想法。《规划》中提到,到2020年,当年生产的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5.0升/百千米,节能型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降至4.5升/百千米以下;商用车新车燃料消耗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因此,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前景毋庸置疑。而我们已提前开始做技术准备。

  记者:为什么会选择中航锂电?它的优势是什么?

  程福波:选择中航锂电,是因为这家公司有诸多优势,如,其拥有全国大容量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能力,并且技术领先。此外,中航锂电主要产品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应用也十分广泛,单体容量覆盖了35Ah到400Ah,应用领域也从电动车辆、矿用装备、风光储能、调峰储能,到通讯基站、电动工具、无人飞机、舰船潜艇、雷达基站等。

  记者:中航锂电的产能如何?

  程福波:目前中航锂电已经形成1.8亿AH的产能。随着技术的进步,未来中航锂电的电力储备肯定还会有一次飞跃。

  记者:下一步锂电池行业将如何发展?

  程福波:未来要进一步发展锂电池业务,关键还是要在技术上攻关,锂电池电动车要成功进入市场,必须解决:续航里程长、电池体积重量小且安全、价格能被消费者接受并且需充电方便等问题。现在正是我们在锂电池业务上进行技术储备的时候,如果未来锂电池业务突然爆发,我们会有足够的产能来应对。

发表我的评论

提交评论
0/500 字

网友评论

更多>> 专栏·评论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