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行业>正文

华晨出口车型4年总销量加起来仅为502辆

来源:车质网时间:2010-07-06 16:28作者:王越编辑:李熙

  4年销售了502辆汽车,这就是华晨汽车出口欧洲的战绩。如果说这是华晨等国内汽车企业遭遇的尴尬,实不为过。

  开场锣敲得震天响。2006年11月,华晨集团与欧洲HSO公司就华晨中华系列轿车出口德国及其他欧洲市场的项目签署了正式文件,总出口数量为15.8万辆,并称用5年时间来实现这一目标。

  然而,随着近日欧洲HSO公司宣布破产,华晨汽车欧洲出口计划搁浅。英国一家调查公司最近称,华晨的两个出口车型中华骏捷和中华尊驰总销量加起来仅为502辆。

  昔日豪气今安在?4年前,当华晨签下出口欧洲的文件时,地球人都知道了,那场景是相当地热闹。4年后,当潮水退去,人们才发现,华晨竟然还在欧洲的浅滩上“裸泳”。

  据业内人士分析,导致华晨出口受阻的原因之一,就是那次众所周知的碰撞测试。2009年初,ADAC德国汽车俱乐部根据欧洲最新的E-NCAP标准对华晨骏捷汽车进行了碰撞测试,结果仅仅得到了“1星”(最高为5星)的糟糕成绩。这次测试给华晨下的结论是:缺少主动安全装置,驾乘人员安全得不到基本保障。此后,华晨在欧洲的销售一蹶不振。

  当然,不只是华晨,因技术实力导致的出口欧美疲软,也存在于国内其他的自主品牌企业。之前那些信誓旦旦要“打进欧美市场,树立中国汽车企业品牌地位”的自主品牌企业们,几乎集体失声!

  虽然华晨极力否认出口受阻,但此事仍吸引了众多国人的关注。一位浏阳的网友语气甚是尖刻:“汽车企业不在家练好内功,出去找死啊?有点脑子好不好,没技术说什么都是白搭! 光靠一腔热血去拼命只能一败涂地,害了自己也害了国内汽车行业!”

  沈阳网友“无风絮自飞”也很气愤:“我买的就是骏捷,可是结果呢?一天去修电动车窗,一天去修报警器,一天去修刹车灯,一天去修点火器……质量不好,技术跟不上,你对我们这些车主负责了吗?明明知道不好的配件,为什么还要继续使用?”

  而一个名为“沙漠风暴”的网友的留言引来了众多跟帖:“先把国内的质量搞好再说吧。质量就是你进军全世界的本钱,连中国都没攻克,还想进军欧美?”

  目前,国内许多企业都能把价格战运用的炉火纯青,这一点,汽车企业也毫不逊色。但是,基于产品的特性,汽车企业更应该牢记,安全可靠才应该放在第一位。这一点说着容易,但扪心自问,华晨做到了吗?

  不过,笔者还有个更大的疑惑:华晨出口欧洲和在国内销售的中华骏捷、中华尊驰两款车应该是同一生产线,华晨放弃了在欧洲市场的努力,但是,对于国内的消费者,是不是也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到底是欧洲的碰撞测试更严格还是国内的消费者更经撞?据HSO公司前老板Sach向媒体透露:“2009年秋季,通过在中国的联系人,HSO公司发现华晨已停止了让其汽车做好符合欧洲安全和排放标准所需的工程准备工作。”

  潮起时,我们每一个人都在浪尖;潮落后,我们方知谁的泳技最佳。以目前的技艺,奉劝一句:华晨,请别再去欧洲“裸泳”!当然,也别在国内“裸泳”!来源《品质汽车》

发表我的评论

提交评论
0/500 字

网友评论

更多>> 专栏·评论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