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行业>正文

第二个高田?又一品牌安全气囊被要求召回

来源:车市睿见时间:2023-05-18 09:15作者:郑莉编辑:王厅

  “安全气囊不安全”困扰着整个汽车行业。目前全球汽车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高田安全气囊召回事件尚未平息,美国监管机构又发布消息,正在要求一家供应商召回6700万个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以下简称“气体发生器”)。这些充气装置与累计造成2人死亡、多人受伤的爆炸事故有关。

  日前,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以下简称“NHTSA”)在历时近8年的调查后提出,汽车零部件供应商ARC Automotive(以下简称“ARC”)生产的气体发生器存在安全缺陷,应予以召回。这起调查成为该机构时间最长的安全缺陷调查之一。

  ARC总部位于美国田纳西州诺克斯维尔(Knoxville),主要从事汽车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的开发、生产及销售等,2017年开始由银亿集团间接持有ARC集团的相关资产,目前与上海汽车供应商延锋成立合资企业,研发混合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据ARC集团管理层测算,在汽车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细分领域,集团是全球第二大独立生产气体发生器的生产商。主要整车企业客户包括通用、大众、丰田、现代、起亚、宝马等。

图片来源:ARC官网

  NHTSA表示,ARC安全气囊在展开时可能会发生爆裂,将导致金属碎片在车内飞溅,造成驾乘人员的死亡或重伤。目前已经“初步得出结论”,2018年1月前制造的ARC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在生产焊接过程中可能在气体发生器内留有金属碎屑,当车辆发生碰撞时,司机和乘客侧安全气囊中使用的气体发生器通道堵塞会导致内部积聚过多压力,从而发生爆裂喷出金属碎片。这些“金属碎片飞溅到车辆乘员身上,会造成非正常的死亡和受伤风险。”NHTSA缺陷调查办公室主任Stephen Ridella表示。

  调查发现,2009年至今年3月期间,已经发生至少9起ARC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爆裂事故,造成2人丧生,另有7人受伤。两名死者之一是一位母亲,她在2021年夏天密歇根州发生的一次看似轻微的车祸中丧生。警方报告显示,撞车事故发生后,她被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的一个金属碎片击中脖子。

  NASTA敦促召回的ARC安全气囊,涉及通用、宝马、大众、现代、起亚等12家汽车制造商旗下的部分产品,时间至少可追溯到2001年,将影响目前在美国公路上行驶的近四分之一的车辆。

图片来源:网络

  已有汽车制造商采取召回行动。2017年宝马召回包括X5在内的六种车型,之后福特、通用、大众等也发布召回通告。5月12日,通用宣布召回北美市场近100万辆配备ARC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的汽车。即便如此,NHTSA表示,仍有大量行驶的车辆受到危险安全气囊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NHTSA对ARC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的调查始于2015年7月,并在2016年8月升级调查,涉及的安全气囊有800多万个。起因是一辆使用了ARC气体发生器的现代汽车在加拿大纽芬兰与拉布拉多省发生了因气囊爆裂引发的致命车祸。根据外媒报道,彼时ARC公司“未予评论”。

  针对此次NHTSA的调查结果,ARC公司近期回应称,“现在开始大规模召回还为时过早”,“强烈不同意”NHTSA关于2018年以来生产的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存在安全缺陷的评估,认为安全气囊的任何问题都是随机的“一次性”制造异常造成的,这些问题已通过个别召回得到了妥善解决。

图片来源:网络

  凯利蓝皮书(Kelley Blue Book)执行主编Brian Moody认为,这种规模的召回可能对ARC的业务造成灾难性的影响,ARC公司可能希望缩小召回范围,降低召回成本。虽然ARC安全气囊缺陷与高田安全气囊缺陷相比,造成安全风险的原因不同,但从消费者角度出发,这些并不重要,金属碎片无论来自哪里,都会对驾乘人员造成危险。

  ARC公司的否定回应可能引发一场法律战,根据NHTSA产品召回程序以及相关法律规定,下一步,NHTSA将安排公开听证会,允许ARC公司等其他各方展示证据,ARC有可能说服监管机构缩小其请求范围,或者NHTSA可能将ARC公司告上法庭,强制召回。

  据多年来对ARC和汽车制造商提起诉讼但未得到裁决的原告律师们估计,超过3000万辆汽车装配有这项调查所涉及的安全气囊充气装置。

图片来源:网络

  这场“博弈”让人联想到波及全球约34个汽车品牌的高田安全气囊事件。对该公司安全气囊问题的调查始于本世纪初,最终高田对指控表示认罪,并在2017年统一支付10亿美元罚款,公司也申请破产。然而,高田气囊缺陷仅在美国已导致至少25人死亡,400余人受伤。

  时至今日,召回行动依然在持续扩大。5月初,宝马宣布升级高田气囊召回行动,告知约9万名北美车主在更换气囊前暂停使用车辆。而根据此前的预估,全球范围受高田气囊影响召回的车辆约1亿辆。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召回行动的困难也在增加:一方面安全气囊中易发生爆炸的化学物质硝酸铵需要数年时间才会降解到危险状态,另一方面,安装有缺陷安全气囊的汽车可能已经易手,追踪第二位或第三位车主将困难重重。

发表我的评论

提交评论
0/500 字

网友评论

更多>> 专栏·评论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