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专栏>正文

贾江伟:谁搞垮了汽车之城

来源:车质网时间:2014-05-14 16:18作者:贾江伟编辑:安涛

  巨无霸的规模曾一度是底特律三巨头引以为豪的优势,但是美国汽车业后来的演进历史却证明那也是慢性毒药。

  2006年2月中旬,一个阴云密布的周六下午,超过300名通用汽车的工人、工人家属以及亲朋好友来到美国新维度福音教堂参加了一场跨宗教信仰的礼拜,主题为“跨越痛苦、变化和恐惧,对希望充满信心”。

  这些工人是通用汽车俄克拉何马城工厂2200名员工中的代表,就在此前他们刚刚得知自己已经成为通用汽车大幅裁员的第一批牺牲者。不过,这两千多人未来还会按时上下班,只是上班的地点是个不工作却继续领取工资的地方——职位银行(英文为Jobs Bank)。根据美国工会早在1984年与底特律三巨头签订的劳动合同,这些车企巨头旗下的工会工人失业后仍然会在接下来的48周内领取原有工资95%的津贴,即使这笔福利到期后,失业员工也可以选择呆在职位银行,继续领取津贴。后来的统计数据显示,有的工人动辄就会在这个地方无所事事超过十年。

  在比尔·弗拉斯科所写的《底特律往事:汽车之城衰落史》一书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篇幅在穿插讲述汽车寡头对阵汽车工会的故事,这在人口红利目前仍未消失的中国是很难想象的。美国著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德尔福的前董事长史蒂夫·米勒曾直言不讳:如果你买一辆现代汽车,你可以选择是否加装一台微型收音机,但是如果你买一辆雪佛兰,社会福利津贴将成为标准配件,如果把社会福利开支通过售价转嫁给消费者的话,消费者最终会抛弃你的产品。史蒂夫·米勒着实说出了21世纪初期美国三大车企巨头最想说的话,而他自己的零部件企业也因为最终与工会谈不拢福利削减计划而直接选择了破产。

  回过头看,关于美国三大车企在21世纪初期突陷危机的原因不少,比如在此前的一些年里,美国汽车工业一直以极度狂热的速度进行着生产,在低廉的车贷利息以及丰厚的退税政策刺激下,美国消费者每年都会购买超过1700万辆汽车,底特律的汽车公司为了尽力保住美国市场份额,竞相生产出了更多的车辆。2005年2月的一个数据就显示,通用汽车在北美地区的汽车库存超过130万辆,庞大的库存无情地吞噬着公司的现金流。三大车企的负责人当然明白此时最直接的解决方案就是放缓生产,实现供求平衡,并削减员工、关闭工厂,聚焦好的产品,但是根据他们与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早前签订的协议,如果公司减少某一生产基地的用工时间,将被处以高额的罚款,所以最终只能重复新一轮的销售大战来提高销售业绩、减少库存,同时被动加快推出新产品来提振市场新需求。

  《底特律往事:汽车之城衰落史》一书中披露,2005年,通用汽车平均每天要花费1500万美元的医疗费用,年度总费用高达60亿美元。平均算下来就是,公司在美国每卖出一辆车,就要花1500美元用于医疗支出,这种开销显然是无法持续的,而且本身背负的巨额债务——企业债务、养老金缺口以及不断增加的医疗保险费用也会吓走所有投资者,资金流本身就已经成为最大的难题,车企们还怎么可以花更大财力和精力去造好车呢?

  三大车企的老大们实际上确实把很多精力用在了对付汽车工会的负责人盖特芬格身上,通用、福特以及克莱斯勒的三位当家人甚至多次秘密碰面准备组成战略联盟来与工会进行彻底决战,希冀通过新一轮合同谈判彻底解决医疗福利问题,但是各种努力均告失败。最后底特律巨头们只能选择支付巨额费用来进行大规模买断计划,从而与历史遗留问题彻底了断,但是买断的资金费用高的惊人,更何况买断之后还得进一步摆脱退休员工的医疗保险问题。

发表我的评论

提交评论
0/500 字

网友评论

更多>> 专栏·评论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