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用车>正文

车上这三块镜子 原来隐藏着这么多秘密

来源:爱卡汽车时间:2019-09-24 09:31作者:杨宇飞编辑:王厅

  汽车后视镜是驾车过程中获取路况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汽车重要的主动安全配置之一,从诞生起沿用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经过不断的发展,如今后视镜再也不是当初那个单纯的反光镜,而是集多种功能于一身,成为汽车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汽车后视镜的由来

  后视镜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这就是汽车与生俱来的,不过事实却并不是这样。

  第一台汽车诞生时,并没有后视镜,那个时候甚至连驾驶安全意识都没有,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甚至已经出现了汽车赛事,转弯时,驾驶员都必须扭头观察路况。

  1905年,英国女赛车手多萝西·莱维(Dorothy Levitt),在她出版的《女人与汽车》书籍中提到“女性驾驶者,在路况相对拥挤的街道上,应在车头正确地摆放一面小镜子,以便观察车后方的情况。”首次有人提出后视镜的概念,但并未引起重视。

  直到1911年的第一届印地500汽车大赛中,美国Marmon公司的工程师兼赛车手瑞·哈罗恩在自己的赛车上安装一个用镜子做成的简易后视装置,并夺得了冠军,这才引起了人们对后视镜的关注。

  随后,1921年,一位名叫Elmer Berger的发明家获得了汽车后视镜的专利,并命名为“COP-SPOTTER”,随后在自己的公司开始进行批量生产,后视镜才算正式诞生。

  后视镜在最初出现时,大多都采用圆形设计,使用平面镜,而且只有驾驶席才有。

  不过,很快人们就发现左右对称的后视镜不但好看,而且还能够看到更大的盲区,对称式的后视镜迅速普及。

  随着汽车技术不断发展,人们对交通安全的意识也不断提升,后视镜也由原来的两块对称变成了三块组合,平面镜材料后视镜也变成了可视范围更大的曲面镜。并且在不断的迭代过程中,后视镜变得可调节,甚至到后来的双曲面镜。

  当然,三块组合也并不是绝对,还是有一些特别的存在,这种情况大多出现在校车或者大货车上,因为他们的盲区较大,所以三块镜子很难覆盖所有盲区,找准安全距离,所以才会多装几块后视镜。普通家用车基本是不会出现这样情况的,除非自己改装。

    后视镜的过去

   车内后视镜往往被忽视

  车内中央后视镜的出现,让三块后视镜组合成为了主流,迅速被众多汽车厂家采用并推广,但至今仍然有人去忽视车内后视镜,甚至很司机在使用过程中也是似懂非懂。

     一套打破常规的后视镜调节规则真的有用吗?

  使用后视镜,首先要做的就是调节后视镜,后视镜如何调节网上一搜索一大堆,各种说法也五花八门。其实如何调节也并没有什么固定标准,需要按照每个人开车的习惯和身高、坐姿等来调节,尽可能的缩小视觉盲区、让驾驶员观察舒适即可。

  驾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超车、并线、转弯的情况,通过两侧后视镜了解两侧和后方的路况,车内后视镜主要观察正后方以及远点是否有车辆跟随,综合考量以防自己在并线、超车等过程中与其他车辆发生碰撞。

  特别是遇到交叉路口等一些人流量密集的路段,这时候后视镜是辨别机动车与行人距离的重要参考。

  但是,很多车主在开车过程中习惯使用左右两侧的后视镜,而往往忽略了车内后视镜。要知道车内后视镜有一个重要的特性,那就是它是平面的,这样可以反映出真实距离。在很多汽车都在减配时,唯独车内后视镜不但没有减配,反而一直在不断的升级,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车内中央后视镜的作用其实非常重要,我们前面提到了它的重要特性就是平面镜,可以反映真实的距离。特别是在高速公路上,车速非常快,几十米的距离几乎瞬息而至,后方车距和车速都不好判断,这种情况下相比曲面镜,车内中央后视镜是最真实的。

  因为车内中央后视镜能够看到的范围更大,两侧后视镜虽然也可以看到,但是对正后方来说盲区较大。而且车内后视镜是平面镜,更能反映真实距离,因此,在高速下紧急刹车必须要依靠中央后视镜来判断后方车况,避免因为自己对后车距离判断失误,造成后车追尾。

  另外,车内后视镜还可以用来观察后排乘客,特别在后排乘坐的老人或者小孩,能够及时看到,也不需要回头,减小突发事故的同时也能时刻照顾到后排,当然了还有人说如果后排坐着的是个漂亮妹子,可以饱饱眼福了,不过提醒大家,开车一定要集中精力,可别一直盯着后视镜看妹子看,太危险了。

   车内中央后视镜容易被忽视

   后视镜的飞速发展

  随着科技不断的发展,传统后视镜已经不能满足广大车主需求,后视镜被赋予了更多的功能。

  平面镜到曲面镜,扩大了后视镜的视野,双曲率镜片的出现,可以让我们同时观测远方和近处的情况,视野盲区减少,当然也并不是所有汽车都配备了这个配置。

  镜片外侧边缘部分的曲率半径较小,主要用来观察车身侧面较远位置的情况,而镜片内侧曲率半径较大,用来观察车身侧面较近位置的情况,两种曲率的结合可以尽量减少后视镜的盲区。

  外后视镜也从手动调节变为自动调节,同时转向灯功能也加入到了其中,第一款加入转向灯的车型就是第四代的奔驰S级(W220),它在1998年的巴黎车展上正式亮相,并首次将转向灯集成到了外后视镜上。

  电动折叠功能,更是能够随时减小车身的宽度,对于经过一些狭窄的路段,有效减小少了剐蹭。另外,如果带有锁车自动折叠,还能有效起到防盗效果。

  特别在近几年来,大多数车型都开始对配置进行升级,后视镜也变得越来越自动智能,后视镜电动调节、记忆、自动打开/收起、自动防炫目、倒车自动下翻等功能,不断被下放到中低端车型,甚至普通家用车上都能看到这些身影。

  2018年全球第一款搭载电子外后视镜的量产乘用车型雷克萨斯ES上市,外后视镜也终于走到了一个顶峰。

  保时捷在其品牌成立70周年之际,推出最新敞篷概念车,保时捷911 Speedster,后视镜呈圆筒状,看上去复古、优雅。

  宝马 Concept X4在设计方面注入很多新特征,对外后视镜的设计十分前卫,由车身延伸出镀铬连接部分并融合进后视镜。

  奥迪AI:ME概念车是奥迪展示未来交通出行愿景的一款概念车,该车是奥迪通过对于未来的理解而进行的创意设计,我们在这台概念车上并没有看到后视镜。

    后视镜的发展

  相比于外后视镜,内后视镜的变化可谓是翻天覆地,近年来各种智能技术的普及,智能二字也渐渐进入了后视镜的躯体中,这载体就是内后视镜。

  车内后视镜被打造成大屏+多媒体+导航的智能化集成,同时还加入了电子罗盘、行车记录仪、摄像头监测、wifi等新功能。更有甚者连K歌、刷剧都不在话下。

  当然这些功能的升级也是基于传统内后视镜造型的基础上,外观上并没有太大改变。尽管很多功能并没有什么实际存在感,但电子狗、行车记录仪等这种非常实用型功能的确让它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记录仪会让后视镜蔫头耷脑 修车铺帮你来解决

  后视镜的诞生至今,从最初的一块平镜面镜,到三块镜子,然后经历了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现在的后视镜,甚至已经成为了一个集成智能车机,导航、倒车影像、行车记录统统不在话下,而且操作更加智能人性化。 甚至有人坦言,传统后视镜未来将被取消。

  从后视镜诞生至今已近百年的历史,显然已经成为汽车上的标志之一。但是近年来,随着科技不断的进步,汽车也在不断升级,智能科技更是突飞猛进,很多影像技术代替后视镜技术已经翻来覆去地用在概念车上,后视镜真的会被科技取代吗?

  全球首款配备电子外后视镜的雷克萨斯ES,虽然仅供日本市场,但仿佛也在验证着传统后视镜会被科技影像技术取缔的说法。

  在这款雷克萨斯ES车型上,使用了不同于传统后视镜的电子外后视镜,外观更小,通过摄像头将车外画面采集传输到车内的两块5英寸液晶显示屏上。

  获取盲区范围更大,更清晰,在雨天与夜晚,电子后视镜会进行自动亮度调节。DCC技术以及光学技术的加持,夜晚进行补光后,会比传统物理后视镜看得更清、更亮,从而保证驾乘者安全。

  总结:

  无论是概念车型还是实车,传统后视镜被影像技术取代确实是个趋势,日本会不会成为继印度之后第二个允许取消后视镜的国家很难有结论,但是后视镜的发展的确遇到了瓶颈,过多的科技配置堆积其实并没有带来相应的市场反响。

  而且就目前市场来看,外后视镜被取缔的议论最大,毕竟影像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而更多的电动折叠、加热、自动调节、等功能的叠加下成本并不低。关键的因素在于技术的完善以及合法化。内后视镜情况比较复杂,电子狗、行车记录仪等刚需功能的确吸人。另一方面智能网联汽车的出现,能否达到理想化的人车智能交互,这也需要时间和技术做依托。所以,智能数字化的影像技术,在短时间内不会取缔传统后视镜,不过当自动驾驶和车联网真正普及之后,传统后视镜可能就是个装饰品了吧?

发表我的评论

提交评论
0/500 字

网友评论

更多>> 专栏·评论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