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投票 > 正文

汽车智能化与个人隐私风险,您如何看? (单选)

  • 发起时间:2020年7月7日 10:28
  • 已投票数:20
  • 截止时间:2021年7月6日 0:00

  作为智能时代的载体,智能手机引领了手机的“革命”,颠覆了人们的生活,因其已经超脱了一部手机原始的使命,多样化的使用方式以及网联化的应用程序,使人们抛弃了现金和卡等多种随身物品,但也随之引来了新问题,那便是无处安放的隐私。

  而另一个与人们生活紧密相连的汽车,也面临同样的问题。近来,“孩子被困高温车内”的新闻频频见诸报端,往往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悲剧,针对于此国内部分车企推出了“生命体征检测技术”,通过车内毫米波雷达+车联网系统来识别车内生命体,从而发出警告,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意外发生的可能性。事实上,随着汽车越来越智能,车内的毫米波雷达、传感器、摄像头等电子设备也越来越多,通过高速网络传输,可以将车主的大量信息同步到云端,从而为日常行车提供各种帮助。但这些电子设备也会在我们不知情的情况下收集车主个人信息,细思极恐。此前在蔚来刚刚发布ES8车型时,科技配置是其宣传的一大亮点,车内10处摄像头以及8个可以精准定位声源位置的隐藏式麦克风,能够在行驶中随时将用户的定位、行驶轨迹数据上传到蔚来中心。但正是这样的“高科技”,被网络曝出有泄露个人隐私的风险。不仅如此,如今配备疲劳驾驶监测以及智能语音互联系统的车型,或多或少都会采集用户信息并传送至服务器,汇总成“大数据”。

  毫无疑问,这些数据信息最终会为用户服务,并且通过智能算法,为驾驶者的出行提供安全、便捷、智能化的体验,但目前没有法律限制这些数据的收集和使用,甚至没有要求明确披露正在共享的内容以及与谁共享,我们的隐私将流向何方?被动的用户无从知晓。对此,您有何看法?

智能化是大趋势,有助于提升用车体验,支持!:5 (25%)
车内传感器、雷达采集个人信息应得到车主许可:6 (30%)
个人信息对行车有帮助可以使用,但希望有政策监管:3 (15%)
汽车属于私人空间,不希望个人隐私随意被泄露:6 (30%)

发表我的评论

提交评论
0/500 字

网友评论